時間進入21世紀,我們生活的每一個細節(jié)都被全球化浪潮席卷。地球還能保持這樣的步調(diào)多久?空間中那近乎無限的資源能給我們提供怎樣的幫助?生命從海洋迂徙到陸地花費了數(shù)十億年時間,從一個星球遷徙到另一個星球又要多少年?
人類已經(jīng)邁出重返空間的步伐,有生之年,我們將看到第1位地球人踏上火星的表面?;蛟S任幾代人之后,人類將在藍色的火星上回望地球。
在那之前,還需要空間科學、材料科學、生物科學,以及無數(shù)相關(guān)領域的科學家們付出艱辛的努力。
歐陽自遠,著名天體化學與地球化學家;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任首席科學家,被譽為“嫦娥之父”;中國科學院院士、發(fā)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,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;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,國家天文臺高級顧問,中國探月工程領導小組高級顧問。負責我國地下核試驗地質(zhì)綜合研究,系統(tǒng)開展各類地外物質(zhì)、月球科學、比較行星學和天體化學研究,是我國天體化學領域的開創(chuàng)者。在國內(nèi)外發(fā)表論文590余篇,出版學術(shù)專著19部,主編著作24部。成果獲國家自然科學獎、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等多個獎項。2014年11月,為弘揚歐陽自遠的學術(shù)貢獻和科學精神,將一顆1996年發(fā)現(xiàn)并獲得國際編號第8919號小行星,命名為“歐陽自遠星”。
劉茜,畢業(yè)于北京師范大學天文系。北京天文館節(jié)目編導、副研究員??破兆骷遥珜懜黝惪破談”?、文章和圖書,作品在各大科普場館長期上映,并有多種天文著作及譯著出版。
再版 前言
第1版 前言
第一章 地球:藍色的家園
1.1 地球造就人類
1.2 生存競爭
1.3 搖籃的危機
1.4 溫室中的地球
1.5 開源還是節(jié)流
第二章 空間夢想
2.1 空間時代的曙光
2.2 人類的一大步
2.3 行星際的探測
2.4 計劃中的遠征
第三章 月球:空間的跳板
3.1 到底有沒有水
3.2 月面的礦藏
3.3 重返月球的熱潮
3.4 在月面
3.5 空間的跳板
第四章 火星:生命的背影
4.1 混亂的童年
4.2 襁褓中的兄弟
4.3 火星上的水:過去和現(xiàn)在
4.4 第二手證據(jù):礦物的證詞
4.5 生命的證據(jù)?
4.6 分道揚鑣的生命旅程
第五章 通往火星的遠征
5.1 被誤讀的戰(zhàn)神
5.2 艱難的旅程
5.3 火星航班
5.4 假裝在火星
第六章 再造一個地球
6.1 火星現(xiàn)在時
6.2 溫室效應革命
6.3 從紅火星到綠火星
6.4 火星生活
6.5 困難列表
6.6 藍色火星
延伸閱讀書目